Author: Arbon Team
經過【風電知識系列1】破除風力發電迷思(上)的說明,相信大家對風機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次重點將聚焦在風力發電的建造是否對於生活上有無特別的影響,尤其是風機從施工到運轉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種迷思,透過這次的探討,幫助大家更全面理解風力發電如何融入生活中。
Q1. 過多的再生能源會導致電網無法應付嗎?
電網並非無法應付大量再生能源的輸入,能否應付是取決於電網調度的精準度。電網的智慧程度越高,也就是使用智慧電表[1]越多,越能夠應付再生能源在供電中的佔比。因此,推動智慧電網的建立將有助於大幅提升再生能源在電網中的使用比例,如歐美等先進國家甚至提出再生能源將佔總發電量之50%,以目前台灣電網的狀況來看還是有許多可提升的空間。
Q2. 風機遇到東北季風時,是否受風沙影響而造成風機故障或有安全的影響?
風砂對於機器設備的侵蝕,取決於設備本身的油封及防鏽處理是否得當,若確實依照技術及維修手冊定期維修保養,則風砂的侵蝕危害將會降至最低,且風力發電機組本身就具有相當好的抗風砂及抗侵蝕設計。
Q3. 在施工的過程中,是否會造成當地居民的生活影響?
一般來說,風力發電機組從施工到吊裝完成不會超過60個累計工作日,其工程時間遠低於公共建設及一般建築,所以不至於會因為施工而造成人們生活的重大不便。
Q4. 未來十年,台灣正式進入陸域風機更換期,將有至少900支葉片要「破碎掩埋」?
風機材料的有85至95%是可以回收的,最困難的部分就在於風機的葉片。風機的葉片具有較輕的重量、較高的強度、抗腐蝕、耐疲勞性能,多數風機葉片使用的是玻璃纖維增強型複材(Glass-reinforced polymer composites,GRP),回收較為困難。然而,再生能源公司 Fred. Olsen Renewables 與英國第一家專業風機退役服務機構 ReBlade善用葉片材質的特性,將其回收再利用製作成傢俱,丹麥則是有公司將其製作成自行車棚,使大眾的生活更便利。因此,我們亦可以往此方向給予葉片新的用途。
綜合上述,未來若能廣泛使用智慧電表,將有助於提升台灣使用再生能源的佔比,也無須擔心風力發電在發電時遇上東北季風時所帶來生活上的影響,此外,當風機要進入除役的階段時,其材料亦可以被回收和重新利用。欲知下篇最終回的內容,且待下回破解大家最好奇的環境相關問題。
註解參考: [1] 智慧電表:能夠精確記錄用電量並透過網路自動回傳數據給電力公司的一種電表設施。
資料來源:
留言